繁体中文 >>> 技術支援 |
光繪軟片一些常見的衝洗問題和解決方法 |
富士聚酯片基軟片的尺寸穩定性 |
光繪軟片一些常見的衝洗問題和解決方法
|
|||
微狀
|
原因
|
解決方法
|
确認方法、備注
|
密度不足
|
顯影溫度過低 | 調整顯影溫度至厂家推荐的溫度(富士QR-D1顯影液的標准顯影溫度是35) | 以溫度計量度顯影溫度 |
顯影時間太短 | 調整顯影時間至厂家推荐的時間(富士QR-D1顯影液的標准顯影時間是30秒) | 确認軟片從接触顯影液至离開顯影槽所需時間 | |
顯影補充不足 | 調整顯影補充量至厂家推荐的補充量(富士QR-D1顯影液的標准補充量是323ml/M2) | 測試補充泵的流量或記錄衝洗一定數量軟片所消耗的實際液量,從而計算出實 際的補充比率。例:衝洗100張50.8×61cm軟片用去12升補充液,即補充量為12×1000ml/0.5 08×0.61×100M2=387ml/M2 | |
光繪机的 曝光量不足夠 |
調整光繪机的曝光量至軟片的最高密度在4.5以上 | 富士HQ系列軟片的最高密度在標准衝洗條件下可達4.5,請調整光繪机的曝光量。 | |
顯影液內 滲入定顯液 |
更換顯影液,找出滲入定影液的原因 | 藥水在很短時間內(數小時至數天)變坏,衝洗後的軟片線條邊緣帶灰霧、軟片密度很低(最高密度小於3.0)、調子變軟。 | |
軟片上有
黑色的划痕 |
由壓力造成的 增感顯影現像 |
划痕來自衝片机 ==>檢查衝片机入口部分、与藥膜接触的顯 影輥、導向板沒有臟物或异物附著并進行清洁 ==>檢查顯影輥有沒有漲大,已漲大的顯影輥必須更換 ==>檢查導向板的位置是否正确并進行調整 |
把軟片拿到另一台衝片机衝洗或用手工衝洗便沒有划痕出現。 衝片机造成的划痕一般与衝洗方向一致,改變衝洗方向,划痕方向也隨著改變。可試把軟片的衝洗方向更改90度,若划痕也隨之改變90,可証為衝片机所造成。 |
划痕來自光繪机或暗盒 ==>清洁光繪机內部 ==>檢查暗盒有沒有磨損或异物附著并進行清洁 ==>檢查軟片輸送部分并進行清洁 |
把軟片的衝洗方向更改90,划痕仍在原方向出現。 把軟片拿以另一台衝片机衝洗,划痕仍在。 在軟片進入衝片机前取出軟片檢查,划痕已存在。 |
||
軟片上
有黑斑 |
軟片在曝光或衝洗前有灰塵或异物附著,在衝洗時造成壓力顯影 | 清洁光繪机內部,減少灰塵附著 使用較細密的過濾芯并定期更換 清洁顯影輥、導向板 |
黑斑一般沒有一定的形狀 和大小,分布不均勻,也沒有規律。 |
顯影輥的壓力太大 | 調整顯影輥的壓力 | ||
軟片上有
許多胡椒點 |
顯影液的活性太高 顯影補充不足 衝洗條件不當(溫度太高、時間太長) |
按厂方推荐的條件管理和使用顯影液 | 胡椒點是針孔般大小的圓點,出現時數量很多,分布在整張軟片的非圖像部分。 |
水質不良(太硬) | 若水質太硬,請用蒸餾水稀釋顯影液使用 | ||
軟片上
有針孔 |
軟片曝光時被灰塵阻擋 | 清洁光繪机內部 保持工作環境清洁,以除靜電掃清除附在軟片上的灰塵 在可能范圍內增加曝光量 |
用腊筆涂擦針孔處,然後用干布把腊擦掉。以100倍放大鏡細看針孔,若針孔四周沒有留下腊痕,即該處原來就沒有感光,針孔是灰塵阻擋曝光所造成;若針孔四周留有腊痕,表示該處曾經曝光顯影成像,在衝洗時被刮去藥膜成為針孔。 |
顯影輥附著的臟物擦去藥膜 | 使用較細密的顯影過濾芯 稀釋用的清水以細密的過濾芯仔細過濾 定期清洗顯影輥,保持顯影輥清洁 |
1.溫度對軟片尺寸穩定性的影響 |
軟片的尺寸隨保存環境的溫度改變而增減。穩定上升軟片便伸長,溫度下降則縮短。若返回原來的穩定軟片亦回复原來的長度。但請注意溫度若升高至70以上,軟片伸長後可能變長,不能縮回原來的長度。 |
富士軟片對溫度的軟片的率:1 x 10 % / |
* 不同厚度軟片對溫度的脹縮率大致相同。 |
* 未曝光或衝洗後的軟片,對溫度的脹縮率大致相同。 |
例:50cm長的100um厚軟片,穩定每增減1C,軟片便脹縮0.005mm。 |
2.濕度對軟片尺寸穩定性的影響 |
若保存環境的相對濕度增加,軟片便伸長,濕度下降則縮短。 |
相對濕度改變1%,富士軟片的脹縮變化如下: |
100u 厚
|
175u 厚
|
|
未曝光軟片
|
1.5 x 10
%
|
1.1 x 10
%
|
已衝洗軟片
|
1.4 x 10
%
|
1.1 x 10
%
|
例:相對濕度改變1%,50cm長軟片的脹縮變化如下: |
100u 厚
|
175u 厚
|
|
未曝光軟片
|
0.0075mm
|
0.0055mm
|
已衝洗軟片
|
0.0070mm
|
0.0050mm
|